初冬时节,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的葡萄大棚内暖意融融,一串串色泽匀整、饱满多汁的葡萄挂满枝头,村民们正忙着修剪枝叶、采摘成熟果实,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。“各方面设施都升级了,这两年葡萄产量稳步提升,现在已经陆续上市,能一直卖到元旦前后。”种植户周晓玲一边采摘一边笑着介绍,“今年收成格外好,估计每棚能卖1万元左右。”

暖泉村的葡萄种植始于2008年,随着棚室设施逐年老化,透光不足、保温性差等问题逐渐凸显,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“瓶颈”。近年来,高台县精准发力,推行日光温室改造升级与设施农业发展“双轮驱动”战略,不仅补齐了种植基础设施短板,更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支持,鼓励农户发展暖棚葡萄等特色种植,让老旧棚室焕发新生机。

产业提质,科技赋能是关键。在推进棚室改造的同时,高台县聚焦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,紧抓市场需求导向,科学规划早、中、晚熟品种布局,避免同质化竞争,走绿色精品种植路线。为提升葡萄品质,当地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,构建从优质种苗培育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标准体系,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农户开展精细化管理,从水肥调控到病虫害绿色防控,全方位为种植户保驾护航。

如今,在高台县,像周晓玲这样的种植户越来越多。通过老旧温室大棚改造扩建、灌溉渠道拓宽、基础配套完善等一系列举措,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暖棚葡萄不仅丰富了市民的“果篮子”,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“钱袋子”,为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,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据了解,高台县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,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,让更多老旧棚室“变身”高效棚,推动特色种植产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,让农民在产业升级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收益。